十七吨熔化的铜。在芬兰波里的一家铸造厂,一件关系到放射性废料未来命运的重要事情刚刚发生:第一批金属被铸造出来,用于制造寿命长达十万年的容器。这并非实验室实验,而是朝着解决人类最复杂问题之一的“最终”(引号)解决方案迈出的第一步。
全世界仍在争论将核废料存放在何处,但芬兰人已经开始生产可以保护核废料数千年的“铜棺材”。
挑战永恒的铜
乔科·拉米,集装箱生产协调员 波西瓦 负责这批铜的供应商毫不掩饰自己的满意:“铸造非常成功”。这句看似简单的话背后,隐藏着核工业数十年来孜孜以求的目标。铜的选择并非偶然:它是地球上最稳定的金属之一,能够抵御地质时代的腐蚀。
此次铸造将生产出该实验阶段计划生产的六个容器中的第一个。每个容器壁厚5厘米,将在一个铸铁核心内容纳12个乏核燃料元件。初始重量为17吨,经过加工后将减少至约12吨:在成型和质量控制过程中,多余的铜会被去除。
L“芬兰放射与核安全局 (STUK)亲自监督了整个过程。我想说:这艘铜船必须证明自己配得上这项将持续很长时间的任务。
放射性废物,千年思考的储存库
该容器适用于 翁卡洛世界上第一个永久性放射性废料地质处置库。这座迷宫般的隧道位于奥尔基洛托岛地下450米处,是芬兰解决核废料问题的方案。
其概念很简单:用三道连续的屏障隔离放射性物质。片麻岩基岩提供外部保护,膨润土(一种遇水膨胀的粘土)作为中间缓冲层,铜容器构成最后一道防线。
翁卡洛核处置库自2004年开工建设,但运营阶段才刚刚开始。首批放射性废物容器将于2025年运抵处置库,开启一个将持续约一个世纪的填充过程。

放射性废物,迈向2120年的长征
当 Onkalo 完全充满时, 约于2120年, 将容纳约6.500吨废核燃料。 届时,整个建筑将被封闭并废弃。没有标志,没有纪念碑:最终的目标是彻底毁灭。
该研究发表在多篇 国际科学期刊 证实了芬兰方法的合理性。研究表明,即使发生水渗透,辐射释放仍保持在安全范围内。
这并不是低估挑战。十万年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时间跨度:等到这些容器完成它们的使命时,我们的文明很可能已经面目全非了。
留给后世的遗产
芬兰正在务实地解决其他国家一直拖延的问题。 L'意大利, 例如, 尚未确定国家储存库的地址, 而 235吨意大利垃圾 正在等待从法国和英国返回。
芬兰的项目表明,最终的解决方案是可能的,但它需要非常长远的眼光和难以获得的社会共识。 当地居民接受 Onkalo 也得益于其流程的透明度和对科学机构的信任。
一个令人好奇的细节仍然存在:如何让地球上的居民在十万年后知道他们脚下隐藏着什么?设计师们考虑了多种方案,从刻有多种语言铭文的巨石到更具创意的信号系统。但最终,他们选择了沉默之路:与其关注那些可能难以理解的信息,不如专注于屏障的有效性。
十万年是一段漫长的时间,但迟早也会终结。到那时,希望我们的后代能够发展出更好的技术来管理我们为他们准备的遗产。与此同时,芬兰的铜将一个原子一个原子地完成它的任务。